“公园二十分钟效应”治愈“Z世代”:拥抱自然缓解压力
1
2024-06-19
高温多雨的清明时节清明时节,百日咳一跃成为儿科疾病的百日高发病。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,咳又目前儿科病人中,上热不少患儿出现剧烈咳嗽,清明时节一查竟然是百日百日咳。专家提醒,咳又当孩子出现反复咳嗽,上热且逐渐加重,清明时节甚至咳出了“鸡叫”,百日切勿乱用药物,咳又应及时就诊。上热
成人感染百日咳,清明时节可成为传染源
4岁的百日小雯10天前就开始咳嗽,开始的咳又时候只是单声咳,后来出现十几声连续不断的咳嗽,还有点气喘,妈妈带她到附近的医院就诊,医生诊为急性支气管炎,用了止咳平喘的药物。
但小雯用药后效果不佳,夜间也咳嗽频繁,还是长吸气式的咳嗽,影响了睡眠,只好再来医院就诊,经医生检查和做化验发现她患的竟是百日咳。
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王轶向记者介绍,近来医院儿科百日咳的患者明显增多。一般来说,如果进行血常规,发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增高,可以进行临床诊断。“目前,确诊百日咳主要进行鼻咽拭子百日咳核酸检测。”
王轶还指出,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反复剧烈咳嗽为特征,病程长达1-2月,甚至更久。百日咳作为一种乙类传染病,其影响范围并不仅限于儿童,而是会波及各个年龄层。青少年和成年人在感染百日咳后,重症的情况相对较少,但他们却容易成为百日咳鲍特菌的传播者,一旦感染婴幼儿,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。
实际上,全国百日咳的发病也引起了关注。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“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”显示,2024年1月1日-2月29日,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,是2023年同期(1421例)的近23倍。其中,1月报告百日咳15275例,其中死亡5例;2月报告百日咳17105例,其中死亡8例。
疫苗保护年限不长
“我们发现百日咳患儿的病程较长,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-3个月。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,其中以6月龄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。”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主任印根权指出,对于这个病,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,耐药时可以选复方磺胺甲异恶唑。
由于我们对百日咳普遍易感,且一生可多次感染,而自然感染不能产生终身免疫,保护年限仅为4-20年。即便是接种疫苗,保护效果也不尽人意。王轶介绍,我国计划免疫中针对百日咳的疫苗为白喉类毒素、无细胞百日咳菌苗、破伤风类毒素(DTaP)三联疫苗。接种时间为3月龄、4月龄、5月龄、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。通常疫苗接种3-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,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。
目前,四联疫苗、五联疫苗为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,为自愿自费接种。“五联疫苗可以提前到2月龄接种,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。”印根权说。
(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魏星)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